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手机扫一扫 立刻联系商家
全国服务热线17280155564

广州到成都冷藏货运列表 冷藏货运 好不好

更新时间
2024-06-30 08:00:00
价格
420元 / 吨
广东冷链物流
冷冻产品
广东冷冻运输
冷藏产品
广东冷藏货运
食品冷链
联系电话
17280155564
联系手机
17280155564
联系人
宋江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品牌
踏信冷链物流
服务类型
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

 广州到成都冷藏货运列表 冷藏货运 好不好

广东踏信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与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普货,冷藏冷冻的物流公司,是一家从事跨省市公路货物运输和仓储的服务性企业。公司实力雄厚,拥有多年的营运经验。公司在仓储部现拥有5000平方米仓库,冷藏冷冻仓库1000平方,仓储能力达5000余吨。设有多个和储运网点,自备货运车辆30余辆(5T-30T),网络合同车100辆,另有多辆危险品车辆,备有市区通行证可随时为您提供市内短驳,零担快运业务,设有标准市内仓库备有各类铲车等装卸设备。

f9f55c5dec51066f2411

Q3:重庆市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要发起者和重要建设者,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请问,重庆海关在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落实15条有什么打算?

王宏翰: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重庆市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独特地位,海关总署指定由重庆海关牵头,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海关深化合作共建机制。近年来,重庆海关在海关总署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重庆的区位优势,围绕牵头促合作、服务促开放、创新促经贸,全力以赴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

一是牵头促合作方面,重庆海关牵头构建沿线15个海关齐抓共管、“口岸—属地”海关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组织召开区域海关联席工作会议,持续促进沿线海关资源互享、信息互换、监管互助,着力提升沿线通关便利化水平。

二是服务促开放方面,率先在中老、中越班列全面推行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促进境内段铁路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便利化。今年上半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共运输货物7.8万标箱、货值12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14%,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三是创新促经贸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助力笔电、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重庆造”特色商品源源不断地从新通道“走出去”,服务泰国榴莲、柬埔寨大米、越南巴沙鱼等东南亚特产沿着新通道“引进来”。积极支持新业态发展,首创“以航空公司为单元”的保税航材监管模式,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20%以上。通过“平台+通道”功能叠加,助力重庆建成西部大进口整车保税仓储分拨中心、西南地区优质进口药品集散分拨中心,促进关联产业聚集发展。

下一步,重庆海关将持续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海关牵头作用,解读好、贯彻好、落实好15条重点举措,细化配套措施,及时评估实施效果,扎实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Q4:西部陆海新通道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海关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推动力量,这次15条中,支持西部地区扩大开放的措施有哪些?

吴海平: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西部地区乘着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东风,对外开放规模水平明显提高,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1.8万亿元,同比增长3.5%,比我国外贸进出口整体增速高出1.4个百分点。

海关站在对外开放前沿,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枢纽,支持服务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义不容辞。近年来,海关持续推进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在综合保税区设置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着力将综合保税区打造为内陆开放新高地。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综合保税区达到40个,占全国综合保税区数量的25%,特别是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近年一直居全国综合保税区首位,为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次出台的15条重点举措中,海关加力支持通道沿线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继续支持确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地区申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进一步推动通道沿线物流节点城市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同时,还大力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和通道沿线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联动发展,推动实现“通道+平台”功能互补、协同联动,服务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为助力西部地区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头雁”效应,打造开放发展的生动样板,15条还提出支持通道沿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如重庆海关首创的“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监管模式”“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等创新制度,我们将在新通道沿线区域加大复制推广力度,扩大运用范围。同时,指导通道沿线自贸试验区海关加强协作创新,形成更多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实现货物贸易更高水平自由便利,推动自贸试验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叠加发展。

Q5: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已经驶入“快车道”,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海关此次推出的15条,也包括了优化通道发展建设环境的措施,请介绍一下具体的内容?

吴海平:任何事物的健康发展,首先得益于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激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池春水”,也有赖于各方共同营造的良好环境。

从海关角度看,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域涉及南宁、昆明、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15个直属海关。各关之间如何更好开展协作,形成支持服务的合力,成为我们优化通道建设发展环境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沿线15个直属海关签署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每年召开联席工作会议,推进协同合作。就在前不久的7月26日,海关总署召集沿线海关召开了更好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座谈会,进一步强化海关之间协作。

同时,我们还加强海关国际合作,建立了南宁海关与越南海关“两国四方”、昆明海关与越南“三省一市”海关会谈等边境海关合作机制,定期举办会谈,回应双方关切;推动实施中新(重庆)“数字边境信息互联项目”,实现新加坡与重庆港口集装箱货物物流的全流程实时追踪和智能查询;推动与新加坡、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实现“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营造更好的国际通关和物流便利化环境。

这次推出的15条中,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优化通道发展建设环境:

对内,进一步强化新通道沿线海关协同配合。设立“海关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协调办公室”,进一步推动各关互助协作。深化“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一带一路”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充分满足海关、铁路和港口一体化管理需求。建立通道沿线海关风险防控区域化合作机制,加强技术、人才、大型仪器设备等共享共用,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反走私立体防线,推进知识产权侵权查发信息共享,护航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

对外,主要是加强与东盟国家多双边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如,充分发挥中国—东盟海关、动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机制会议作用,积极开展中国—东盟检验检疫技术、规则、标准、管理执法交流合作和检验检测结果互认试点(食品除外),推动与越南、马来西亚等更多东盟国家“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Q6:重庆在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互联互通方面区位优势明显,15条也提出要推动国际物流通道衔接互通,请问重庆海关打算如何落实?

王宏翰:重庆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一个重要枢纽节点。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发展,重庆已形成东南西北四向物流通道,铁、公、水、空四种物流运输方式,为建立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

重庆拥有长江上游大的枢纽港——果园港,该港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不仅在地理上、区位上实现了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三大通道的互联互通,更是在物流上、贸易上实现了三大通道的无缝衔接,短短数年,果园港年吞吐量从100多万吨增长到2400多万吨,发展势头良好。

重庆海关围绕支持果园港发展,着力在强功能布局、强通关服务、强产业支撑三个方面纵深推进,逐步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

一是强功能布局。支持中欧班列、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果园港到发并实现常态化运作,推动果园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指导果园港先后获批水果、粮食、肉类指定监管场地。6月份,果园港首批进境肉类已顺利通关放行,口岸功能持续完善升级。

二是强通关服务。全面推广进出口货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监管,全国首创“离港确认”模式,压缩货物口岸作业时间1-2天;量身定制“分类监管、集中查验”模式,满足果园港多场站、多功能、多通道的“水公铁”多式联运需求,以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吸引更多国内外货物在这里集散分拨。

三是强产业支撑。通过支持建设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枢纽,带动更多新产业新业态兴起,新能源汽车从果园港既可以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欧洲、也可以通过新通道发往东南亚和非洲,东南亚特产可以搭乘中老泰冷链直达班列运抵重庆,东南亚制造的电子产品还可以通过铁海联运班列在重庆中转、再搭乘中欧班列运往欧洲,物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贸易优势。今年上半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联运近3.9万标箱。

果园港的高速发展,是重庆海关大力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一个缩影。下一步,重庆海关将抓住实施15条重点举措的契机,助力重庆建设面向东盟、连接亚欧、辐射全球的国际物流枢纽,带动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来源:海关总署)

微信图片_20230603172243.

相关产品

联系方式

  • 电  话:17280155564
  • 执行董事:宋江
  • 手  机:17280155564
  • 传  真:17280155564
  • 微  信:1728015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