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冷链物流公司 宁波至沈阳冷冻配送公司 冷冻货运 恒温冷藏
| 更新时间 2024-12-09 08:00:00 价格 220元 / 吨 浙江冷链物流 宁波冷冻食品 冷冻冷藏产品 速冻冷藏运输 浙江宁波 浙江冷链恒温 联系电话 17280155564 联系手机 17280155564 联系人 宋江 立即询价 |
浙江杭州踏信物流有限公司与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普货,冷藏冷冻的物流公司,是一家从事跨省市公路货物运输和仓储的服务性企业
而社区团购为代销模式,网格仓大都交给第三方加盟商建设及管理,商品在交付消费者之前都归供应商所有,平台不直接承担存货风险。
而且供应商还需要对非标品进行粗加工,比如将大小不一的黄瓜配重成整500g 打包等,大大降低了团购平台的成本。
其次是损耗成本。虽然有算法的协助,但前置仓的损耗一般也达到了20%左右。而社区团购则以销定采,几乎没有因预测失误而直接带来的损失。
后是人力成本。前置仓模式下每个仓库会有5-10名分拣人员,10-20名骑手,1名主管经理,分别按月薪7500、8000、10000计算,人力成本占到15%。
而社区团购由团长集单配送,截止到2021初,社区团购佣金率已普遍降至8-10%。
由此,更“轻”的社区团购市场规模迅速超过前置仓模式,前置仓不过百亿级,而社区团购或已超过千亿。
如果能解决掉成本问题,前置仓也没有那么差。连杰认为,一个企业根本无力承担这样高昂的成本,2013顺丰就尝试过嘿店,也是因为成本太高没有做下去。
除了成本,前置仓模式的纯线上电商,还需要付出巨额的营销费用。
没有线下店面的前置仓,只能以微信小程序或其app等平台进行流量获客。线上大量投放广告,线下通过地推人员深入小区内部,拿鸡蛋、酱油来获取新用户,花了大量的钱,能拉到还算不错的。据报道,每日优鲜初期甚至还出现虚假拉新物流牟利的现象。
更烧钱的是让用户留下来。
每日优鲜首单用户的获客成本为30元-40元,但要培养出一个稳定复购率的用户,需至少连续下单6次。通过发优惠券等来吸引复购的费用,还要再加200元。
获客成本高是目前头部电商都承压的一点,生鲜电商也难逃宿命。
一个季度的营销费用少则五六亿,多则七八亿。徐正曾说,生鲜零售就是撅着屁股捡钢镚,要把钱当钱,要敬畏每一分钱。大肆烧钱扩张的时候,似乎并不是他所说的那样。
综合这些,导致了前置仓的履约成本很高(为了达成交易需要付出的所有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物流成本、包材成本、优惠券及促销成本、房租成本五个方面。)那就只有提升客单价或者提升下单量才能止损。
这里就有两个矛盾。
如果生鲜电商为了解决消费者即时性消费,比如,做一顿饭需要的食材,那它的客单价天然就不会高。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出8678.1元,平均就是每天餐饮消费23.77元。
每日优鲜北京地区的平均客单价已经达到了85元,依旧赚不到钱。
第二个矛盾,生鲜电商的规模困境。一般情况下,规模越大则单个的商品成本越低,但生鲜电商并非如此,规模越大需要的投入越多,尤其是前置仓模式。每一单都需要一定的履约配送成本,越多的单量,需要越多的仓库投入成本,越多的骑手来配送。
生鲜电商行业极难实现规模经济。
所以,生鲜电商比我们想象中要更难。国内生鲜电商行业几乎还没赚到钱。目前4000多家生鲜电商有7%巨额亏损,88%小额亏损,4%持平,仅有1%盈利。
每日优鲜曾是这1%中的一员,但现在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基础设施成了时间的炮灰
唐朝为了让杨贵妃吃上岭南(广东)的荔枝,从“七日夜至长安(西安),人马俱毙”可以看出这个过程有多难。现在虽然技术更发达了,但这行依然是苦活累活。
实际上,传统生鲜电商、生鲜物流、生鲜超市,都没解决好这个问题。
2015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感慨:京东做了12年的电商,电子产品、服装、日用百货、袋装食品都做的非常好,增长非常快。但是有一个品类,做了12年,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都觉得做不好的,就是生鲜,特别是低价值的生鲜。
不赚钱的核心原因是生鲜毛利率低,盈利空间不足。从我们消费者的角度来说,生鲜是生活必需品,当然希望买到既便宜又新鲜的。一斤白菜、一两鸡蛋卖多少钱、品质该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消费者心里门清,即使不清楚,出门菜市场逛一圈也就知道了。可以说生鲜天然没有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土壤。
而且生鲜电商为了和传统生鲜零售业竞争,吸引流量,还会采用补贴的方式压低商品价格,很多时候是赔钱赚吆喝。补贴完了,顾客走了,消费者天然对生鲜零售是没有忠诚度可言的。
大型超市也卖生鲜,他们怎么做的?其实商超一直有个口号:生鲜拉人气,百货做毛利,杂货做业绩。
生鲜具有高频、刚需的特点,可以吸引客流。家电等百货利润高,但低频,用来赚毛利。每天的营业额还是要靠酒水饮料、零食等杂货来支撑。
像永辉超市,它的生鲜毛利只有14%,但其综合毛利率却长期维持在20%以上,就是用更高毛利的商品拉高了综合毛利率。
但每日优鲜的前置仓只有300平,限制了它的商品品类,一般只有1000-2000种。哪怕店仓一体模式都能达到5000-8000种,传统电商更是高达10万种。从这个角度来说,前置仓模式是难靠其他品类来提升毛利率的一种模式。
想要压缩成本,按理说直接从原产地拿货是低的,但是一个产地一个品种去聊,对采购端来说不太现实。连杰认为,“所以现在原产地直供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批发市场还是主要的供货渠道。”
再一个是我国农户以散户居多,难以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同时也难以标准化,同一片果园的橘子还有大有小,有甜有酸。直接从原产地收购,算上筛选、加工、包装的成本,跟批发市场比低了多少也很难说。
生鲜供应链体系非常长:农户-合作社/基地-一级批发商-农产品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商-零售端-消费者。每个环节的衔接处都是加价空间,也就是抽走利润的地方,后对接消费者的电商或商超真没啥好赚的。
供应链不仅体系长,而且生鲜采用冷链物流运输,运送成本远高于普通商品。普通商品从义乌发往全国,低到1块钱就可以搞定。但生鲜在运送过程中需要用泡沫箱、干冰活冰袋进行控温。一个泡沫箱加一公斤干冰,成本就要6元。
在生鲜的储存环节,温控尤其复杂。不同品种的生鲜所需的温度是不同的。比如香蕉放在12℃以下环境中容易发黑腐烂、鲜荔枝在0℃的环境中容易变味、番茄黄瓜柿子椒需要10℃的环境、白菜芹菜苹果桃子则适宜在0℃保存。
每一个变量,都是管理成本。
冷链物流贯穿生鲜电商的上、中、下游,冷链效率高,成本就低,冷链不断链,损耗就低。
而且我国错综复杂的城市层级造成了冗长的冷链流通体系,连杰表示,其实冷链物流也没怎么赚钱。冷链的覆盖率有限,我国90%的农村地区是送不到的,越下沉成本越高,成本包括冷链车、仓储、人力、耗材、控制系统等。
此外,物流配送有时候也讲究人情世故。
国内存在大量地方性中小冷链物流公司,如果想把这些企业都整合起来发挥更大优势,难度很大。某一个公司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本身就是难如登天。
对于生鲜电商的仓促物流之难,连杰表示,破局之道或许在于可以共享仓储、运输,让多家生鲜电商平台分摊高昂的冷链运输成本。
所以,每日优鲜=生鲜零售+电商+前置仓冷链物流,而这三个每一个都极其难做。在赚不到钱的处境下,基础设施成了时间的炮灰。
生鲜电商,刚需行业的非刚需产物?
“买菜是一个落后的行业。”正因为如此,徐正想要用先进的手段来改造这个行业。
生鲜电商一头连着生鲜,一头连着消费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链接供需的渠道。可问题是人们对生鲜电商的需求真有这么大吗?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渗透率为5.8%,2020年达到9.1%。风风火火搞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有很大突破的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没有大量的需求驱动。
像每日优鲜这种模式目前只能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才能生存。因为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居住密度大,时间成本更高,生活节奏快,愿意为高品质产品以及时间付出成本。
但再往三四线城市走就很难突破了。三四线城市对高质量生鲜产品的需求并未达到一二线城市水平,且三四线城市也更多处于生鲜产品的产出地。本地的产品就能满足日常需求,不需要再花高价购买外地的生鲜产品。
中国人对食物的“鲜”有着极为苛刻的需求,鱼要鲜活的,鸡要现宰的。去趟附近的菜市场就能买到,为啥要去网上买没那么新鲜的呢?
头豹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有八成受访者在平台上买到过不新鲜的商品。在收到不新鲜的商品时,50%以上的受访者会选择降低该平台的使用频率或不再使用。
这就很矛盾了。用高昂的获客成本得来的顾客,在动态变化的产品属性面前,很容易说走就走。
每日优鲜以为自己做的是零售刚需行业,随时随地能买到东西,但这听起来更像是体验经济。
《2021年农贸市场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菜市场/农贸市场/集市仍然是人们购买生鲜的主要渠道,占到了77.27%。
而且菜市场现在也在升级改造应对生鲜电商的冲击,像北京三源里菜市场就可以外卖到家。
徐正相信,女性客户未来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100件事中,没有去店里买菜这件事。根据他从小的观察,就没有看到身边的妈妈、姐姐、太太买菜是快乐的。
我想他片面的观察推导出了错误的结论。菜市场的烟火气和人情味是生鲜电商永远无法取代的。
汪曾祺曾说: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不仅中老年人偏好菜市场这种传统的方式,年轻人也开始流行逛菜市场。在豆瓣“菜市场爱好者”小组里聚集了14万“人间烟火客”。据不完全统计,曾经上过热搜的词条有“南方菜市场的服务真是绝了”“好吃的都在菜市场里”“被菜市场的烟火气打动了”“菜市场里的美学”等。
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数字生活固然便利,但也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远方化。我们可以很快获知大洋彼岸的国家发生了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的对门住的是谁。
人类学家项飙指出,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就是附近的消失。我们长期与周围生活割裂,成为了原子化的个体。
逛菜市场,是一个让年轻人回归附近,重新找到跟世界的情感连接的方式,这个过程有趣且治愈。
古龙说,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
有时候,一个菜市场给人的安慰,就跟深夜便利店还亮着的灯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说,买菜从来不是什么落后的行业,妄图用高科技手段和资本助推在短时间内就颠覆掉,碰壁的概率会相当大。
参考资料:
1、东方证券《生鲜电商多模式发展期——前置仓细分赛道尽显韧性,玩家各显身手——生鲜电商行业深度报告》
2、东吴证券《深度分析——生鲜电商战事升级,路向何方叮咚买菜VSVS社区团购》
3、零壹财经《:生鲜电商股陷入前置仓困境》
4、头豹研究院《2022年中国线上买菜平台行业概览》
5、东吴证券《生鲜电商之社区零售——前路可期,尚存近忧》
6、时刻头条《创始人徐正谈起 卖蓝莓的“遭遇”》
7、商业与生活《的新零售生意经:大家都让你走的那条路未必是好的|专访徐正》
8、徐正湖畔答辩LIVE:的管理三板斧
9、远川研究所《超市的黄昏静悄悄》
10、混沌学园《为什么生鲜电商这么难做》
11、南方《为什么年轻人流行逛菜市场了 | 南周知道》
12、Insdaily《一个人若走投无路,就放他去菜市场》
烧光百亿元,每日优鲜无人接盘
央广网北京8月3日消息(记者邵蓝洁)每日优鲜倒下来飘散的每一粒灰尘,都成了供应商和员工头上的一座山。在每日优鲜上海前置仓里工作了三年的吴力至今还在疑惑,“一个上市公司,说解散就解散了?”但是理智提醒他,尽快止损。8月2日,吴力前往上海宝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寻找帮助以追回欠薪,“一周之后开庭,不过工作人员暗示我们解决的希望不大。”
图源自CFP
欠薪难讨
7月29日凌晨三点钟,吴力接到了店长的通知,“系统崩溃,明天不用上班了。”在每日优鲜门店工作了三年,吴力半年前就感知到门店和订单在锐减,但没想到这来的这么快,“店长直接说上个月工资不发了”。
天亮之后,吴力和其他员工迅速组成了一个几百人的维权群,前往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因为来的人太多,现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我们设置了专门的通道,每天接待30名员工登记情况。”
央广网记者在一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书”上看到,一位员工要求每日优鲜支付承诺的疫情期间垫付的住宿费用以及7月份工资,合计一万多元。7月27日,这位员工刚刚被告知几千元的住宿费用将在8月初发放,结果后,每日优鲜就宣布停止极速达业务,“7月28日,公司开部门大会通知无力支付工资及垫付的费用,并宣布我所在部门全国解散,所以本人申请仲裁。”
7月28日下午,一份流传广泛的录音显示,每日优鲜HR部门通过飞书物流会议“就地解散”员工,立马引爆了舆论。“店长是和每日优鲜签的劳动合同,被拖欠了两个月工资,我们仓管和配送员是跟第三方劳务公司签的,拖欠了一个月工资,之前几个月已经不发绩效了,只有基本工资。”吴力向央广网出示了一份合同协议,他所签署的公司为河南久来米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承包了常熟每日优鲜电子商务优鲜公司的前置仓/大仓仓储物流配送服务项目。
“我们签署的是劳动协议,不是劳动合同,所以劳动仲裁中心是不受理的,只能去法院,如果上海法院也不受理,就得去河南当地法院。”登记过情况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暗示吴力,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尽力推动,预计一周之后开庭。
“目前我们初步统计,上海这边包括欠薪、疫情期间的住宿费、门店自己买的材料等,大概是500万元左右,供应商还有门店租金等相关费用就很可怕了。”吴力介绍,目前上海员工大概700人左右,距离高峰期已经减少了一半。根据其他媒体报道,每日优鲜目前负债15亿-18亿元。
中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尹晨向央广网记者解释,像吴力这样的情况可以认定为劳务派遣关系,第三方是派遣单位,每日优鲜为用工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该规定第三方和每日优鲜应对劳动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就是劳动者,可以第三方和每日优鲜一同为被申请人,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第三方支付欠薪,并要求每日优鲜对第三方的欠薪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无人接盘
每日优鲜“原地解散”式的崩塌,发生在一个简短的物流会里,但它的衰败早有迹象。2021年6月25日,每日优鲜登陆纳斯达克,称为“前置仓股”,但上市首日便破发,首日收盘价9.66美元较发行价下跌25.69%,此后每日优鲜的股价在一年时间内断崖式下跌,2022年3月后每日优鲜的股价跌破1美元,如果2022年11月29日之前无法恢复股价至1美元或以上,将被要求退市。
此时,吴力所在的每日优鲜上海区域也在经历震荡,“关了好多门店,当时多有150多家,很多门店只开了两个月就关掉了。”每日优鲜在上海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可能会在3月份上海疫情防控催生的大量生鲜消费中得到喘息机会,吴力向央广网记者透露,其所在门店“疫情前每天500单到600单,疫情期间每天暴增到2000单,甚至有几天是2500单,疫情后立马回落每天200单内。”
订单数量的回落与商品供应相关,据吴力介绍,疫情后,每日优鲜对供应商承诺的款项没有到账,导致不少商品断供,“生鲜这两个月几乎不送货了,每晚就送几筐菜,每个品种两三颗,怎么做生意?”此时门店里的包装袋、收银卷纸供应商也不再继续供应,店内员工只好自己去买。
根据相关报道,北京一位供应商表示,从去年10月份,每日优鲜的账期就开始变长,继而发展为拖款。2018-2020年,每日优鲜对供应商付款周期分别是40天、55天、72天。每日优鲜2021年三季报显示,每日优鲜尚未支付的供应商欠款净额为16.52亿元,同比2020年三季度末的10.88亿元增加了34%。这些应付账款里包括三大类供应商货款、外包配送公司运费、营销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费。今年5月27日,因拖欠供应商货款,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立案强制执行532.95万元。
吴力和他的同事们并非没有看到危机,“2021年底开始,上海这边开始频繁关店,爬楼费和其他的员工福利都取消了,2022年春节留守上海的奖金降了一半,只有1000多块钱。”但内部一直在等待“好消息”,“4月份的时候听说要被国美收购了,国美也算是一家有规模的传统企业,应该不会拖欠工资”,但好消息终没有来。
7月14日,每日优鲜发布公告,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据协议显示,山西东辉集团或其指定关联方将认购每日优鲜约29851万股B类普通股,价值折合2亿元人民币。
过去四年,每日优鲜亏掉了近百亿元,2亿元虽少,但也算是一个希望的小火苗。只是没想到,终截止的打款期限已过,山西东辉集团2亿元融资仍未到账。情况急转直下,7月28日在物流会上原地解散极速达业务后,每日优鲜表示次日达和其他业务不受影响,但央广网记者体验发现,次日达业务下单后显示“无货”。
7月29日,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回应媒体,并没有跑路,还在北京,还在试图寻找新的融资和买家。8月1日,每日优鲜发布声明辟谣流传的“资金链断裂无法经营”的消息为虚假伪造消息。
但每日优鲜没钱了,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吴力对追回欠薪的期望越来越小,在他看来,母公司没钱,子公司更不用提了,他周围已经有不少同事放弃申诉,抓紧去找下一份工作。
百亿元的教训
从B2C(企业面向消费者)到O2O(线上到线下),生鲜电商一直被视为“后一块蓝海”,这个概念吸引了无数创业者前赴后继,但几乎所有人都在烧钱无数后黯然离场,核心难题是,生鲜虽然是刚需品类,但非标准化导致品控难、毛利低、损耗高,履约成本高,因此,成本控制是生鲜电商盈利的难点。
前置仓在六七年前初现江湖时,被认为是比开店或者纯线上更好的模式,以小店形式离消费者更近,30分钟送达,实际上并没用这么简单。前置仓面积虽小,店长、仓库管理、分拣、配送人员并不少,离消费者更近也意味着更高的房租,单个区域内前置仓密度足够高,单个前置仓的订单数量足够大,单个订单的金额足够高,才能将每单成本降下来,跑出一个合理的单店模型。
业内曾测算,每单金额在70元左右,订单数量在1000单左右,大概能保证一个前置仓可以盈利。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前置仓并不多,也有生鲜人士直言,前置仓的商业模式并不合理,只是一个TO VC(面向风险投资)的模式。
徐正早期在说服投资人时曾表示,当时生鲜电商整个配送履约成本每单30元,其中5元是仓配成本,25元是冷链成本,而前置仓模式将大幅降低冷链成本。
但从财报数据看,每日优鲜在履约成本的控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8年-2020年,其履约费用分别为12.393亿元、18.330亿元、15.769亿元,履约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一度达到34.9%。仅2021年第三季度,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就高达6.4亿元左右,同比大涨61%,占到了总收入的30%。
在以烧钱换规模,以规模拼市场的路线指引下,2018年-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新财务数据还停留在2021年第三季度,2021年Q3,每日优鲜净亏损为9.74亿元。
另一前置仓头部企业叮咚买菜的履约成本也不低。2019年至2021年,叮咚买菜的履约费用分别为19.37亿元、40.44亿元和72.72亿元。2022财年一季度,叮咚买菜在前置仓模式中的履约支出为14.8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降至27.26%,市场和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4.7%。这一降本成果一部分来自于业务收缩,主动从宣城、滁州、珠海、中山、天津等多个城市撤出,集中在优势区域,减少亏损,提高前置仓履约效率。
每日优鲜也在撤退,6月30日到7月1日三天内,连续关闭了苏州、南京、杭州、青岛、深圳、广州、济南、石家庄、太原9个城市的业务,只剩下了北京、上海、天津和廊坊四个城市。“为了实现盈利目标”,7月28日直接关停了剩下这四个城市的极速达业务。
原地解散消息前一日,每日优鲜每股0.236美元,之后连跌三天,叮咚买菜也随之跌了三天,截至发稿,每日优鲜股价已经跌至每股0.124美元,相比发行价,跌去了99%,叮咚买菜每股4.350美元。但每日优鲜的败局,很难完全归因于前置仓模式,在36氪、虎嗅等媒体报道中,“政令难出公司物流”等管理混乱的情况同样让人触目惊心。
内外交困的每日优鲜,目前已经处于停摆状态。生鲜赛道不缺一个每日优鲜,但被欠薪的员工和供应商还在等待一个明确的了结。
联系方式
- 电 话:17280155564
- 执行董事:宋江
- 手 机:17280155564
- 传 真:17280155564
- 微 信:1728015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