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手机扫一扫 立刻联系商家
全国服务热线17280155564
公司新闻
冷链智能控制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玩家及主要发展趋势、市场规模
发布时间: 2023-05-16 19:36 更新时间: 2024-05-04 08:00

冷链智能控制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玩家及主要发展趋势、市场规模

图片

智能控制器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冷链物流、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及电动工具等应用领域。冷链智能控制作为重要细分应用领域,近年来市场规模稳定,伴随着顶层宏观政策对各行业转型升级大力扶持,同时终端应用领域新场景不断显现(如体外诊断、预制食品等),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冷链运输、冷库存储以及终端展销市场也随之高速发展,未来将为智能控制器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1、下游概述

按下游领域划分,全球冷链物流市场中生物医药及生鲜食品领域为两大重点领域。

1)生物医药领域

通常情况下,生命科学类药品(如疫苗等)、人体器官及生物样本在运输、分销、零售都环节均需要保持在特定的温度下,以减少对医药产品的损耗、污染以及破坏。医药冷链是通过特定的装备将冷藏药品在低温环境下从生产者运送到使用者的一项特殊供应链工程。

未来,随着人口长寿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体外检测技术的兴起,全球药品贸易将迎来蓬勃发展,为生物医药冷链运输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

2)食品生鲜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冻食品、果蔬生鲜等消费需求正在持续增长,食品冷链运输市场迎来了新的机遇。食品等加工制造商由于需要为消费者承担大部分货物损毁风险,在运输途中需要使用智能化手段对运输产品进行监控与记录。

2、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市场景气度的持续高涨以及政府政策的不断加码,冷链设备制造市场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产生多个细分领域龙头。覆盖冷链全产业链的温湿度监控、控制设备凭借其便利性、高效性及实用性,应用*为广泛,且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从市场格局来看,当下各类冷链温控及监测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所涉企业颇多,尚无龙头垄断企业。中小规模的企业大多不具备为客户提供冷链物联网解决方案能力,主要依靠核心产品的细分领域优势及价格竞争获得一定的市场订单,其对于冷链市场整体把控力及整合与兼顾客户上下游需求上均存在明显不足。

图片

3、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及****呈现稳定发展的趋势,未来随着新技术提供底层支持,全球产业结构的变动,终端领域的转型升级,冷链智能控制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1)物联网技术推动行业附加值增加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变革和趋势,通过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及建筑等各种物体中,达到“万物互联”。智能控制器作为其中的基础物件,渗透进入各行各业中。为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迭代,智能家居、汽车和工业设备等行业内企业不断推出各类智能化产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升级趋势明显,终端产品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包括感知类、测试类以及通信和图像采集等新型功能,下游厂商对产品功能需求趋向复杂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推动产品单价和附加值提升,需求量和价格均有望上涨。

以冷链物流领域为例,物联网传感器和设备提供的可靠和精简的信息将有助于转变冷链物流现状。为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全程的可视化监控和溯源,跟踪温度、气候和湿度等关键指标,物流企业需要通过物联网智能控制器监测各种食品和商品的温度,形成可供数据分析的信息流,以供企业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2)产业转移和专业化分工扩大行业规模

我国凭借智能家居及电动工具等消费端产品的较好的定制化研发、批量生产交付、快速响应等特性,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攀升。随着全球电子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本土智能控制器企业发展机遇良好,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等产业集群,国内主要智能控制器厂商的海外收入规模持续快速成长。同时,为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越来越多终端厂商将智能控制器外包生产。在智能家居行业细分领域方面,海外大型家电企业已经全部将智能控制器外包生产,形成专业化分工格局,自身主打品牌战略。国内家电企业未来也采用类似发展路径,逐步提升智能控制器外包的比例,进而推动整个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

3)下游产业推动渗透率提升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尚处于早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渗透率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冷链运输市场中,冷藏车温度在线监控率低于 50%;冷库存储市场中,冷库温度在线监控率低于 30%;终端展示市场上,门店冷柜在线监控率低于 1%。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食品生鲜行业由于冷链控制系统发展不足导致农产品破损率高出10%以上。此外,冷链物流行业的高成长潜力和产业转型升级将推动温度控制器等智能器件渗透率的提升。

1)生命科学及医药冷链市场成长潜力大

我国的医药冷链物流体系智能信息化建设目前无法满足现代医药冷链的实际需求,主要缺口在于温度的控制失当导致药品分解、挥发、酸败及潮解等变化,进而失效。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数据,中国药品冷链的覆盖能力仅为 10%左右,药品的质量问题中有近 20%与冷链物流相关。由此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 2020 年发布了《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冷链药品在收货、验收、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应进行温度监控。医药冷链下游细分市场包括生物制剂、疫苗、血液制品等,附加值较高,趋严的监管环境和日益增长的下游需求不断推动冷链全产业链监测市场发展,势必引起温度控制产品在医疗冷链行业加速普及。

2)智能化技术深化绿色冷链产业改革

制冷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冷链行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随着“碳达峰”及“碳中和”等节能减排的政策逐步铺开与落地,更多冷链物流企业将绿色环保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在冷链运输中,环境温度过低可能导致冷链断链,提升运输物质的腐损率,从而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而温度过高将导致制冷剂的大量消耗,并增加耗电量。为达到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运输目标,冷链温控系统智能化、精密化、灵敏化将成为新趋势。截至目前,已有物联网企业与头部冷链物流企业达成合作,通过智能化手段和物联网解决方案,用电量节省35%。未来,在碳中和政策的协同下,智能温度控制产品将会渗透到更多冷链物流企业供应链中。



联系方式

  • 电  话:17280155564
  • 执行董事:宋江
  • 手  机:17280155564
  • 传  真:17280155564
  • 微  信:1728015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