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手机扫一扫 立刻联系商家
全国服务热线17280155564
公司新闻
深度分析: 进口冷链防控躺平了吗?进口产品到底能不能吃?|优顶特观察
发布时间: 2023-05-05 18:31 更新时间: 2024-05-03 08:00

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暴发疫情,由于从一块切三文鱼的案板上查出****核酸阳性,所以进口三文鱼被认定为此次疫情的源头。

图片

疫情防控专家进一步指出:进口冷链产品可能传播疫情源。自此,从进口水产品,到进口肉类,再到水果等,进口冷链食品站到了风口浪尖。

为了防范进口冷链传播病毒的风险,国家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监测。2020年7月,从进口白虾中检出病毒核酸阳性,为此暂停了相关境外工厂产品输华。

2020年10月,青岛从进口冷冻鳕鱼外包装分离到活病毒。

2020年冬天,专家说,北方冬天寒冷,常温下的物品也相当于冷链物品,也有传播****的风险。

2020年底到2021年,由于先后从奶枣等常温食品甚至是进口汽车配件、笔记本电脑等非食品上检出**核酸阳性。随后对进口非冷链物品也开始消毒、检测核酸。

二、进口冷链*怕什么?

进口冷链行业*紧张的时候,是2020年下半年。

其实,官方一直在努力做到客观、谨慎发布有关信息。即便是在青岛首次发现活病毒的时候,中国疾控中心表示:

——“病毒污染的物品上特定条件下尚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感染,主要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

——“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的风险极低。**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迄今为止,也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鉴测、消毒等措施,普通公众注意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可以正常购买和食用进口生鲜。”

图片

**、专业的媒体基本上也还是谨慎、客观、完整地传播官方信息。但有些地方媒体、自媒体就不一样了。再加上某些专家过于强调“进口冷链产品存在传播****的风险”、却不讲“风险比较低”,在各类媒体的传播下,给进口冷链产品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副作用”:

谈冷色变

——各类媒体文章、视频后面的评论区质疑声一片。有的说进口货问题很大;甚至有人喊“能不能全部停止进口?”“不吃进口货行不行?!”

——消费者去超市、餐厅,一看到冷柜里面标签上写着“进口”,就想起媒体上专家的话,不敢买了;

——虽然在证照齐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商家可以经营进口冷链产品,但消费者普遍有顾虑,所以一些超市、餐厅干脆就不售卖了,嫌麻烦。有段时间,不管是烧烤店的鳕鱼、鲽鱼、鱿鱼,还是日料店的三文鱼等刺身,还是快餐店的巴沙鱼,食客指着菜单上的图片要下单,却被告知“没有”“*近没进货”。

进口冷链*怕广大消费者过于担心

对冷链的防疫政策持续一段时间后,业界普遍认为:要说疫情对冷链行业的影响,如果分供应端(国外)、中间段(进口、物流)、消费端来看的话,其实影响*大的是消费端。因为:

——国外供应端:货源充足,中国政府管的也很严,能够进来的产品,肯定是没问题的;

——中间段:虽然比以前要慢一点,但后来也习惯了;虽然有些费用,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总有人买单;

——消费端:虽然,疫情对所有餐饮消费都有影响,但影响*大的,非进口冷链产品莫属。消费端是带动整个供应链产业链的“火车头”、牛鼻子,如果没有消费,一切都空谈。

图片

消费者谈“冷链”色变,引起了业界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一些行业媒体大声疾呼:与“人传人”相比,冷链“物传人”风险较低;不要夸大冷链风险!

2020年12月,有多位院士、专家表示:采购、食用进口冷链食品感染**风险非常低。

但是,不管行业业者怎么呼吁、专家怎么澄清,在全国上下严密防控疫情的形势下,消费者脑子里一旦形成“冷链传播病毒”的印象,就很难改变了。


联系方式

  • 电  话:17280155564
  • 执行董事:宋江
  • 手  机:17280155564
  • 传  真:17280155564
  • 微  信:1728015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