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踏信冷链物流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冷链物流公司,冷冻仓储,冷藏运输,冷链配送电话,冷链列表排名多少钱,服务各大平台和商超如盒马、美团等配送.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供应链管理服务;仓储服务(冷冻仓储, 不含危险化学品仓储);国内货物运输输代理;国内集装箱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运输代理业务;运输货物打包服务;装卸搬运;物流方案设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货物或技术进出品(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出口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广州至青岛冷藏货运专线 冷冻运输 发货找我们
品牌
踏信冷链物流
服务类型
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

 广州至青岛冷藏货运专线 冷冻运输 发货找我们

广东踏信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与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普货,冷藏冷冻的物流公司,是一家从事跨省市公路货物运输和仓储的服务性企业。公司实力雄厚,拥有多年的营运经验。公司在仓储部现拥有5000平方米仓库,冷藏冷冻仓库1000平方,仓储能力达5000余吨。设有多个和储运网点,自备货运车辆30余辆(5T-30T),网络合同车100辆,另有多辆危险品车辆,备有市区通行证可随时为您提供市内短驳,零担快运业务,设有标准市内仓库备有各类铲车等装卸设备。

微信图片_20230603172325.

负债率:资金需求带来偏高负债水平,但整体风险可控

因大规模的资金使用需求,大宗供应链公司维持着偏高的负债率。2013-2022年来六家公司平均负债率达到69%,且纯贸易商的负债率 相比重资产的公司要更高一些。拆分看,除私营企业托克外,嘉能可、ADM与邦吉有息负债率平均为40%,厦门国贸与厦门象屿有息负债率平均为30%;重资产的公司 为持续进行产业链上的资源获取,采取了比纯贸易商更激进的杠杆比率,而纯贸易商的营运负债更多。


运营效率:资产更轻、规模更小的大宗供应链公司效率更高

运营效率的极限基本都是轻资产的纯贸易商,且规模相对较小的效率更高。大宗供应链的商业模式中,资产更轻、货物规模更小往往意 味着更窄的套利空间,公司需要将资金周转的更加快速以增厚利润。


总结:静态看品类、模式,动态看大宗商品周期

综上,品类、模式等因素使大宗供应链公司的财务模型不尽相同,但可以大致总结出:静态看,公司的主营品类决定其营收规模的上限,品类可以横向拓展,但并非完全无边界,经验来看规模上限由大到小分别是:能源、 矿产、粮食;公司的运营模式决定其回报率的波幅,重资产的公司利润率更高,回报率峰值往往也更高,但波动幅度大;轻资产的公司 利润率相对低,但周转效率更高,回报率更为稳健。动态看,大宗商品周期波动会小幅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商品价格快速上行期,公司 业绩往往表现更好。当前国内几家大宗供应链公司通过侧重某细分行业,控制中下游资源进行轻资产贸易,快速增加规模,在这样的发展路径下,国内公司 未来发展的驱动因素以及增长中枢会是如何?


三、国内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看好大宗供应链持续增长的核心逻辑

行业增长:国内大宗供应链公司的发展道路是以中国需求(内贸或者“一带一路”贸易)为基本盘的轻资产供应链公司;作为全 球制造工厂,我国为大宗商品供应链公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目前市场空间体量大致在40-50万亿,且有望在经济增长和一 带一路的拉动下不断扩容。


市场空间:内需是基本盘,空间足够大

国内上市的大宗供应链公司均以中国需求为基本盘。一方面,主要公司国内营收占比在2021年均达到85%以上。另一方面,主要 公司的国际贸易中更多是以进口为主。

当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规模大致在40-50万亿,给予了行业充足的成长空间。根据厦门象屿2022年年报,2022年我国大宗供应链 CR4合计营收规模仅为2.3万亿元,对应市场占有率仅为4.18%,行业的市场份额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CR4指“物产中大、 厦门象屿、建发股份、厦门国贸”)


市场空间:国际业务主要驱动看“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或成为国际贸易的核心驱动,也是各大宗供应链公司着重布局的方向。虽说是国际业务,但核心需求仍是来自国内企业。既深度参与海外大宗商品业务,并整合当地仓库、清关、驳船等物流资源,为各种中资制造业的海外项目提供内贸海运、驳船运输、报 检清关、仓储配送等供应链服务。


行业外部变化: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制造业客户需求升级

钢厂等原材料加工企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供应链需求更加多元。以钢铁产业为例,在产能产量双控的政策趋势下,钢铁产量或逐步 下滑,企业较难再依靠产量增加所带来的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其他流通环节的效率提升显得更加重要。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原材料加工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企业对于服务要求也随之增加,中小贸易商难以满足这种要求。以钢铁产业 为例,供给侧改革之后的集中度处于持续提升的进程之中,随着头部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它们对供应链公司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头部 的大宗供应链公司因而受益。


头部优势:外部变化之下,头部更具优势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上游集中度逐步提升,需求逐渐多元。因而中小贸易商的简单模式逐步要被市场淘汰,具备提供高质量服务能力的 供应链公司脱颖而出。从结果来看,近5年的大宗供应链头部份额是在逐步提升的,而且有望持续的攀升,根据厦门象屿2022年年报, CR4从2018年的2.19%提升至2022年的4.18%。(CR4指“物产中大、厦门象屿、建发股份、厦门国贸”)

尽管供应链行业的规模效益偏弱,但是头部公司展现出了以下能力:① 配套资产:物流和仓储资产的配备可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并为提供高品质和定制化服务打下基础。通常只有大型供应链公司才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布局配套资产的实力。② 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大型供应链公司经过长期发展,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他们拥有丰富的案例数据积累,可以提高风控系统的准确性。此外,大型 供应链公司的中游配套资产相对完善,更能有效控制货权风险。③较低的资金成本:对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而言,较低的资金成本非常重 要。


四、股价复盘

阶段①:利润体量稳健增长,估值逐步调整至稳定水平

2016-2019年,各大宗供应链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体量保持稳健增长,四家公司平均CAGR达到34.63%。在此期间,厦门象屿与厦门国 贸的利润增速变动趋势跟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大体呈正相关。

几个负相关的时点,2017年物产中大利润增速较低,主要是受金融服务业务拖累;2018-2019年,浙商中拓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后,各 经营品类规模快速扩张,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展开全文
相关产品
拨打电话 微信咨询 发送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