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罗刹海市》缘何引爆地表强流量?
(2023年第15期《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卷首语)
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究竟挑动了大众的哪根神经?缘何迅速引爆地表强流量?发行仅七天,《罗刹海市》全网播放量就突破了10亿,并创下个人自媒体(歌曲所影射的4名歌手)评论数量之,也引发了海量的网络评论文章。笔者尽管是一名非追星族80后,但也对刀郎及其他4名歌手的经典歌曲耳熟能详,只是对他们的个人经历关注甚少。偶尔不经意在指间滑过些许碎片信息时,往往也是快速浏览,留下了些许粗略印象,谈不上深刻记忆。因此,即便对于《2002年的场雪》这种经典老歌的旋律再熟,笔者也未曾留意到刀郎“消失”了近十年,更谈不上有所介怀。面对当前铺天盖地的舆论声势,笔者希望尽量冷静客观的谈谈个人对于刀郎新曲《罗刹海市》的粗浅看法,及其缘何具有如此大的传播威力。根据网传视频,歌曲《罗刹海市》首当其冲所影射的女歌手及其他3位男歌手,确实曾公开打压和排挤刀郎。这正是人们普遍认为《罗刹海市》带着文化复仇的意味且刀郎以归来的姿态再度出现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笔者也不禁暗自为刀郎这拨操作叫好。与人为善、“莫欺少年穷”,相信这是很多国人普遍心存的一种正义感。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刀郎本意是否借新曲的推出顺带骂人和讽刺挖苦,都不妨碍大众可以做出这样的逻辑推理与判断。而这正是《罗刹海市》的流量密码之一:它带来的想象空间是一个因果轮回、善恶终有报的普适性故事,并因此为大众带来爽感。并且这个故事是建立在一目了然的逻辑与视频证据等基础之上,这种朴素的正义感当然不应受到质疑。笔者发现,有个别人士对此事的评论引申出更为辽阔的个人遐想:力挺刀郎的“草根”们,由歌曲所骂之人联想到当年不认可自己的某位领导或是求而不得的某个女神。在笔者看来,这类想象未免跑题太远,也过于狭隘和主观了,或许只是作者本人的一种心理投射。简单问一句:凭啥人们就不能只是单纯的支持正义?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当年那4位歌手未曾公开作恶,那位女歌手也从未给人留下跋扈的“大姐大”印象,现如今又怎会因这首歌曲而背负众口骂名?由此导致之局面,只能说是他们咎由自取了。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网络观点中出现了多个不同视角的刀郎与《罗刹海市》。有人认为刀郎是借歌骂人,有人觉得刀郎的格局不至于这么小。在笔者看来,只要当事人没有出面澄清,那么一切皆有可能。在无法确知真相的情况下,不必定论,也无法定论。对于歌曲《罗刹海市》,有人看出了嬉笑怒骂,有人则看出了对文化、对音乐、对社会,乃至对于世界格局的讽刺与批判。只能说,这些观点反映出的都是作者本人关心的问题和思想投射。至于歌曲本意如何?或许大众的讨论早已超出刀郎团队的初衷了。值得注意的是,发人深思无疑也是文艺作品的意义之一。总而言之,《罗刹海市》的影响力和文艺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至于这首歌的词曲是否,可由人士点评,也可由听众用耳朵投票。对于广大听众来说,实属见仁见智之事。就笔者本人来说,对这首歌曲还是喜闻乐见的,毕竟听起来非常悦耳,且又因歌词学到了新知识。至于真相是什么,只有双方当事人各自心中有数,但他们均未就此现身说法,亦可谓明智之举。此时出口皆是错,说什么都只会推波助澜。同时,正如歌词中提到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言:语言无法表达出全部的真相,语言在揭示真相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遮蔽,真相只能由人们各自在实践中去体悟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