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链物流的运行体系来看,冷链物流主要包含了产、采、销、配四个体系。以农产品冷链物流为例,分别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网、农产品采购冷链物流网、农产品销售冷链物流网与农产品区域冷链共配网四个要素,相互之间依托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枢纽进行交互。
从冷链物流的技术体系来看,当前我国的冷链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环节:仓储技术、运输技术(冷链多式联运)及管理技术。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升级,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会逐步加快,为冷链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同时也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冷链物流效率,更好满足居民冷链消费需求。
四、冷链物流的政策机遇
近几年,国家密切出台了多项冷链物流支持政策。四川物流研究院经过政策梳理发现,政策多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引导冷链体系的构建。从方向性来看,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领域,并侧重于产地冷链设施建设;从布局上来看,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了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村级仓储保鲜设施四个层面。从项目申报资金支持到全国统一布局,我国目标将于2025年,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85%、30%、85%。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设施网络、技术装备、服务质量达到世界**水平,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五、冷链物流的布局体系
根据以上政策文件分析可知,我国当前重要的冷链物流布局体系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及以农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布局中,共有106个承载城市入选,作为综合性的冷链物流基地,超七成与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布局重合,即冷链物流基地106个城市中,有70个城市既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又是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充分展示了两大重点物流节点布局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了全国领域的物流核心基础设施建设。
而在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则包含了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其布局主要围绕全国农产品重要产地布局。四川物流研究院针对四川省的布局也进行了深入分析,东西布局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