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踏信冷链公司在全国部分城市与近百家物流公司建立了长期可靠的联运关系。实现了物流配送的一站式服务,在解决货物快速分流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门到门配送服务。为了促进市场竞争能力、强化公司管理和提升企业形象,不断的学习前沿物流模式优化企业管理资源。多年来,公司很多员工都经过现代化物流理论与运营的培训,并且长期从事车辆调度和运输管理业务,熟悉物流市场运作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物流操作经验。以诚信、热情、优质的工作为各大企业服务,与多家国内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江苏:多措并举施策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依托全国200多万亩生产基地进行货源调运,建立50多个应急保供队,对货源和品种集中调配,保证了疫情时期日均蔬菜到货量3000吨以上。积极做好蔬菜等生活物资储备,日均保持动态库存5000吨,确保按需投放。同时,在原有8个社区配送点的基础上建立12个生鲜社群,推出农产品配送包服务,社区配送点日均销售2000单。苏州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全力做好多轮核酸检测物资调拨工作,今年疫情以来,共计采购各类防疫物资1517万件,各类防疫物资日均发货量达到33万多件。
苏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全面推广防疫信息在线审核,依托太仓港智慧物流系统,货运司机仅上传“两码一核酸”,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和校验,并与太仓市、苏州市交通局实现防疫数据共享、货运绿码互认、各交通卡口见码放行。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启用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平台,利用现有的“南环桥生鲜商城”“线上南环桥APP”两个线上平台,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苏州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通过“园区智慧物流服务平台”整合市场资源,重塑供应链渠道,利用长三角机场和港口集群优势,与航空公司或船公司合作,助力三星半导体全球分拨中心在疫情下实现逆势增长,进口额增幅超过30%。
——发展改革委科研室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工作部署,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指导支持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担当尽责、主动作为,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立“货源保障先锋队”,从甘肃、河北、山东等地调运耐储蔬菜、肉食、禽蛋等农产品,主动与省内市场及周边生产基地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调剂供应,确保货源稳定。采用循环式物资储备模式不间断运行场内4万吨冷库,将各类农产品储备量提升至2.3万吨,可以保障合肥市3—5天的正常消费需求。落实合肥百大集团肥西农产品物流园4万平方米备用批发市场,可随时投入满足紧急使用。实行分类管理保供,将重点超市物资配送由一日1次增加到一日3次,对特殊门店实行24小时保供配送,对防疫区门店实时跟踪销售及库存情况。围绕保障长三角重点物资供给,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及时调集550吨新鲜优质蔬菜驰援上海,用实际行动“合”力守“沪”。
——发展改革委科研室
进口冷链防疫新举措
北京依托“北京冷链”平台,实现进口冷链食品进京前的线上预约,进京时在26个进京路口实行扫码核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消毒证明,进京后站冷库验收入库全程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