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电商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在“互联网+”浪潮推动下,化妆品电商以一种全新的产业业态迅速发展壮大,引爆了网购化妆品的狂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0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42亿元,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7.8%、8.3%和12.5%。
(六)物流景气指数达53.6%
2021年1-11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3.6%,维持较高景气水平。11月当月物流业景气指数小幅回升。详细来看,业务量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指数为56.1%,比上月上升3.4个百分点。显示物流供需两端活动均有所加快,物流服务供应能力持续提升,物流需求增长潜力依然较大。
数据来源:中物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七)物流行业运行总体向好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00.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社会物流总费用14.9万亿元,同比增长2.0%。新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88.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两年年均增长6.3%,同比增速、年均增速较1-10月分别回落0.8和0.2个百分点。
(八)信息技术为行业提供支持
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切入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物流企业的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和高效利用,降低经营成本,有效地把各种零散数据变为商业信息,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业务预测和管理能力。它有效地为物流企业解决了单点管理和网络化业务之间的矛盾,成本和客户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有限的静态资源和动态市场之间的矛盾,缓和了供需矛盾。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无人车、无人机、无人仓、智能充换电站等智能化设施设备在物流领域加速推广应用。
三、冷链物流市场现状
(一)冷链物流市场规模
我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速,中产阶级还在扩增,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步伐在加快,并且生鲜电商带动的国内农产品、冷链食品的产地、加工地和消费市场重塑,冷链需求正在快速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为3832亿元,比2019年增长440.8亿元,同比增长13%。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2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
数据来源:中物冷链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冷链物流细分市场占比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一方面由食品冷链、医药冷链需求增长所驱动,另一方面受政策的持续支持,市场前景广阔。冷链物流属于综合性行业,其中冷链运输、冷链仓储和其他服务(库内操作、打包和贴标等服务)分别占比约40%、30%和30%。
(三)冷链物流运输结构
由于冷藏冷冻类物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冷藏冷冻类物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冷藏冷冻类物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2019年公路冷链运输主要货物运输量为20880万吨,占比达到889.7%;铁路冷链运输主要货物运输量为232万吨,海运冷链运输主要货物运输量为1881万吨,航空冷链运输主要货物运输量为278万吨。